知识产权分析评议——重大科技专项来“体检”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6-29    浏览量:6243

    服务地方工作,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彰显知识产权价值,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京外审协中心的重要职责。多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不断加强服务能力水平建设,主动发挥自身优势,有效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知识产权全链条工作覆盖。审协广东中心如何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本版特开设“‘广审’服务地方零距离”专栏,分享审协广东中心服务地方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其成效,以飨读者。
   新一代人工智能、高端医疗器械、纳米科技……2018年开始,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立项之前,广东省科学技术厅都会收到关于申报项目的“体检报告”。打开“体检报告”,申报项目的技术实力、专利风险、项目单位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一目了然。
    这些“体检报告”就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下称审协广东中心)为重大专项申报项目量身定制的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报告。“2018年至2020年,审协广东中心累计完成2129个项目的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工作,为广东省‘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等重大科技项目筛选提供决策支撑,为推动广东加快建成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强省作出积极贡献。”审协广东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防微杜渐”科学决策
    2018年8月,广东省政府为加快解决“缺芯少核”“一些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重大装备受制于人”的瓶颈问题,正式启动重点领域研发计划——3年内针对9大主攻方向、43个领域进行集中攻关和重点突破,财政总投入不低于100亿元。
   千锤百炼基本功,关键时刻显身手。审协广东中心开展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工作,勇担为重大专项科学决策保驾护航的重任。科研项目的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相当于对其知识产权风险的一次“全身体检”。根据审协广东中心制定的规范与要求,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共设置3个一级评分指标,包括自有知识产权、专利风险及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分别体现申报者研发基础强弱、研发方向风险高低及成果转化能力强弱。
   “摸清申报项目的知识产权家底,探明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避免侵权风险,为立项提供决策参考。”审协广东中心一位多次参与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工作的审查员介绍,在一个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中,审查员经检索发现,在高性能电路仿真系统领域,国外在华专利申请量较大,而项目申报单位的专利数量有限,这一领域的专利诉讼又相对集中,为此,工作组在评议报告中明确作出风险预警,并建议进一步进行评估。
   正如“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体检之于身体健康的意义,对问题项目“设卡拦截”,对风险项目“逢山开道”,则是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之于重大科研专项的价值。目前,知识产权分析评议被纳入广东省重大专项立项规程,知识产权评议结果占立项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达10%。
  建章立制规范“体检”
  为消除知识产权隐患,近年来,各地纷纷建立重大经济和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机制,但由于缺乏明确规范与要求,或专业服务机构和人才队伍匮乏,有些地方的知识产权评议机制并没有真正落实到重大科技项目中。
  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之所以能将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纳入制度化轨道,与审协广东中心高质量、高效率地开展评议息息相关。为了把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工作做到实处、落在细处,审协广东中心第一时间组队伍、建制度、定流程。审协广东中心专门成立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工作组,建立了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指标体系,制定了《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实施方案》《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指引》以及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工作流程以及标准化的表格、报告模板。
  “3年实践经验,2129个项目,累计408人次参与评议、114人次专家进行审核,已为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工作树立起‘专业、严谨、公正’的口碑。”审协广东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将各领域的审查员通过分专题领域设立专家组并划分项目,保证了评议的专业性;每个项目的分析评议工作都要经过小组评议、专家审查两重流水筛选环节,保证了评议结果的严谨性;中心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填写模板表格、分析评议表模板及评议报告模板,引导申报单位准确提交相关材料及形成标准化结论意见,通过量化评分标准并规范评分规则,保证了评议的公正性。
  这2000余个项目涉及新一代人工智能、现代工程技术、防灾减灾与应急救援、新能源汽车、先进制造关键支撑材料等各个“高精尖”领域。经过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全面体检”后,最终立项的项目向着创新之巅迈出了更为稳健的步伐。